在安徽省合肥市肥東縣撮鎮鎮張王村的劉家老宅門前,姐弟三人的聲音交織在一起,伴隨著哭聲,訴說著無盡的思念。“爸爸媽媽,我終于回來了!”“我有姐姐了、我有弟弟了!”
當日,“國家的孩子”趙麗俊闊別家鄉64年后與姐弟成功認親。
時間回溯至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3000多名孤兒從南方多省市來到內蒙古大草原。他們在內蒙古當地民眾的悉心照料下,扎根成長。趙麗俊正是這些“國家的孩子”之一。
1961年寒冬,尚在襁褓中的趙麗俊被養父母從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磴口縣育嬰院抱回家,從此在阿拉善盟額濟納旗開始了新的人生旅程。
歲月悠悠,思念如河。2025年春節前夕,在公安民警與尋親志愿者的幫助下,65歲的趙麗俊終于找到了失散64年的親人。2月18日,她懷著激動的心情踏上了前往安徽合肥的團圓之路。
2月19日清晨,趙麗俊迫不及待地趕往肥東縣撮鎮鎮張王村,去見她日思夜想的姐姐劉長銀和弟弟劉長生。
村口,姐姐劉長銀早已精心布置,一座拱門高高立起,紅毯一路鋪至家門口。拱門上寫著“‘趙’思暮想,‘劉’住幸福”,飽含家人對趙麗俊的牽掛與期許。上午9時30分,趙麗俊緩緩從村東口走來,這條不到100米的路,她卻走了整整64年。
剎那間,禮花在空中綻放,鞭炮聲震耳欲聾。來自大漠的思念與江南水鄉的期盼,在這一刻深情交融。
在家人的陪伴下,趙麗俊來到親生父母的遺像前緩緩跪下,淚水決堤。“爸爸媽媽,你們的女兒回來了。”她泣不成聲,似乎在彌補這64年的分離。
隨后,浙江臺州公安路橋分局刑事科學技術室副主任柯偉力宣讀了親緣關系確認書,姐弟三人再次相擁,仿佛從未分開過。
認親現場,趙麗俊與親人們一一相認,滿臉幸福。她開心地說:“我有兩個娘家了。”64載尋根路,終得圓滿,這份跨越時空的親情在歲月里愈發醇厚。
?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