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種呼吸道病原體疊加。中國疾控中心發布的監測情況顯示,2024年12月30日至2025年1月5日,我國哨點醫院門急診流感樣病例呼吸道樣本檢測陽性病原體主要為流感病毒、人偏肺病毒和鼻病毒。目前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總體繼續呈現上升趨勢,但總體流行強度和醫療負荷較去年低。其中,流感仍處于季節性流行期,流感病毒陽性率上升趨緩。人偏肺病毒陽性率在高位平臺波動,北方省份陽性率上升趨緩,14歲及以下病例中陽性率開始下降。呼吸道合胞病毒陽性率在0至4歲病例中呈波動上升。鼻病毒、腺病毒、肺炎支原體陽性率持續下降。
不少家長擔心孩子更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是否意味著病原體種類增多。實際上,人偏肺病毒是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見病毒,已經存在至少60多年,并非新毒株。我國人偏肺病毒呈現冬春季流行的特點,一般主要流行在12月份到次年的4月份。監測顯示2024年的12月以來,人偏肺病毒的檢測陽性率逐步上升,略高于2023年,但并不意味著流行強度發生了重大變化。2025年第一周人偏肺病毒陽性率為6.2%,不是當季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優勢病原體。
與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呼吸道傳染病原體一樣,人偏肺病毒主要通過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感染者是主要傳染源。感染后常出現發熱、咳嗽、鼻塞、流涕等呼吸道感冒樣癥狀,具有自限性特點。這類病毒的首次感染多在嬰兒期,5歲以上的兒童幾乎都曾感染過人偏肺病毒。治療上主要考慮開展退熱、緩解不適等對癥治療手段。成人感染后癥狀通常很輕微,休息幾天內通常能好轉。如果病人出現明顯的喘息、發熱持續不緩解的情況,建議及時就醫。
?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