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價大起大落春節或有價無市。近期,生豬市場價格波動劇烈,呈現出大起大落的態勢。隨著春節臨近,市場預計將出現“有價無市”的特殊情況。
在豬價上漲階段,養殖戶普遍存在惜售心理,導致生豬供應階段性偏緊。然而,隨著豬價回落以及養殖成本的不斷攀升,養殖戶為減少損失,加快了出欄節奏。牧原、溫氏等頭部豬企加大出欄量并主動下調價格,引發各地市場跟風降價,使得市場供應逐漸寬松。
從消費端來看,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買力,居民消費能力有所下降。生活水平提升和飲食結構多元化也降低了人們對豬肉的依賴程度。春節前,華南、華東等傳統豬肉需求旺盛地區,受放假潮影響,需求量開始減少,加之腌制臘肉高峰期已過,市場對豬肉的消費需求呈減弱態勢。
生豬市場價格受市場情緒影響顯著。豬價上漲時,養殖戶惜售以圖更高利潤;豬價下跌時,則容易引發恐慌性拋售。此次頭部豬企大量出欄并降價,使得部分原本惜售地區也加快出欄速度,進一步推動豬價下行。
為搶占春節市場份額,前期養殖戶和豬企大幅增加出欄量,導致市場生豬供應極為充裕。但受宏觀經濟環境及疫情后遺癥影響,消費者購買力下降,囤年貨熱情不高,對豬肉的消費需求未達旺季預期,市場供過于求。在這種情況下,豬價上漲缺乏動力,即便價格有所上漲,實際交易也難以有效達成,“有價無市”現象凸顯。
從地域上看,南方地區生豬出欄量大幅增加,供過于求,豬價下跌明顯;而北方地區因氣候因素養殖規模相對較小,且腌臘制品需求旺盛,豬價相對堅挺,形成“南北倒掛”局面。這種地區差異使得市場預期混亂,養殖戶、中間商和消費者對豬價走勢迷茫,觀望情緒濃厚,嚴重影響市場正常交易。
?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