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郵政局10日發布2024年11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報告。經測算,2024年11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為464.2,同比提升14.2%。
11月,快遞市場規模持續擴增,服務質效保持穩定,旺季服務保障有力,為拉動線上經濟、暢通經濟循環提供重要支撐。
連接千城百業、千家萬戶,“小包裹”見證消費“大市場”。
一條條流動的分揀線,一輛輛疾馳的快遞車,一件件如約抵達的包裹……不僅展現了快遞業發展的強大韌性,更彰顯出中國超大市場“基本盤”沒有變,消費升級的增量仍在延續。
得益于日益完善的頂層設計、高效通達的服務網絡、智能科技的廣泛應用,快遞企業持續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布局無人車、無人機、智能分揀等先進技術設備,行業運輸轉運能力日益增強,網絡體系逐步完善,服務效率和質量也得以有效提升。
■11月11日,在成都雙流西站,工人將電商快件從動車上搬運下來。
據悉,11月4日至11日,雙流西站高鐵快運業務日均裝運貨物近8000件、50余噸,主要貨物品類為日用百貨、服裝服飾、電子產品等。
記者 江宏景 攝
快遞市場規模的持續擴大,得益于宏觀利好政策驅動。多部門多地區發布擴內需的支持政策,以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為契機,不斷豐富消費場景,開拓下沉市場,鞏固了當前持續向好的發展態勢,帶動了快遞業務量強勁增長。
■11月6日,工作人員在山東省寧陽縣菜鳥智慧物流園內分揀快遞商品(無人機照片)。當地已建成縣級物流中心3處,全縣553個行政村全部建立快遞站、便民服務站。
記者 朱崢 攝
我國快遞產業逐步“向西”“向下”“向外”延伸拓展,將新疆、西藏納入包郵區,打通快遞配送“最后一公里”,快遞市場下沉至村鎮、偏遠地區,組成了一條條貫通全國乃至暢通海外運輸的“毛細血管”。
今年以來,郵政快遞業區域發展結構更加均衡,中西部快遞占比持續提升,業務量增速超全國平均水平。一件件包裹穿梭于東西南北,編織出一張物暢其流的全國統一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