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平”模式縮短發射周期 新型運載火箭長征十二號首飛成功

央視新聞客戶端訊 昨天22時48分,我國首個商業航天發射場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首次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新型運載火箭長征十二號成功將衛星互聯網技術試驗衛星、技術試驗衛星03星送入預定軌道。

長征十二號運載火箭由航天科技集團八院抓總研制,火箭全長約62米,采用二級構型設計,是我國首型4米級運載火箭,也是目前我國運載能力最大的單芯級運載火箭,近地軌道運載能力不少于12噸、700公里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不少于6噸。長征十二號火箭使用4臺130噸級泵后擺液氧煤油發動機,這也是該型發動機首次執行發射任務,同時,本次任務也是煤基航天煤油首次應用于長征系列火箭的發射。

本次發射在我國首個商業航天發射場——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的二號發射工位完成。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建成并成功首發,填補了我國沒有商業航天發射場的空白,完成了星箭制造、商業發射場測試發射,以及衛星數據應用服務的商業航天全產業鏈閉環。

本次發射所搭載的衛星互聯網技術試驗衛星由銀河航天研制,技術試驗衛星03星由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制。

新火箭!我國首型4米級直徑的火箭

長征十二號是我國研制的新型運載火箭,這型火箭和我們熟知的其他長征系列火箭有個明顯的不同,它箭體的直徑是4米級,這是什么概念呢?

總臺央視記者 李寧:這個就是長征十二號運載火箭,它采用了兩級構型,4米級直徑設計,是我國首型4米級直徑運載火箭,它是我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大的“光桿”構型的運載火箭,近地軌道的運載能力不小于12噸,700公里太陽同步軌道的運載能力不小于6噸。

長征十二號火箭的箭體直徑為3.8米,我們將這個直徑的火箭叫作“4米級”火箭。目前,除了我國運力最強的長征五號火箭以外,現役長征系列火箭的箭體最大直徑都是3.35米,長征十二號火箭首創4米級箭體直徑,實現了大直徑、大推力等能力,有利于支撐實現火箭的高性能。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趙志杰:一型火箭的直徑參數決定了火箭的能力。一級和二級全是3.8米直徑,它的一級配置了4臺130噸級的液氧煤油發動機,然后二級是兩臺18噸級的液氧煤油發動機,起飛推力是在5000千牛,屬于中型火箭。

火箭直徑越粗,能夠加注的燃料就越多,運載能力也就越強,但火箭也不是想做多粗就多粗,要綜合考慮設計、運輸、制造等多方面因素。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趙志杰:直徑越大,可能制造性就會要求高一點;然后它的運輸的可達性,就是我們火箭從制造出來到發射場是要運過來的;第三個就是火箭的能力定位是多少,你要達到一個中大型火箭只能通過多捆綁,這樣它的復雜度就會高。如果同時要兼顧構型簡潔,那么這個直徑還是要一個比較適中的直徑。同時箭體的直徑與發動機要有一個匹配,我們選擇的3.8米,這個直徑剛好是幾個方面都可以兼顧到。

趙志杰介紹,正是近些年來我國工業制造能力、鐵路運輸能力、火箭發動機研制能力等方面的提升,他們才能將長征十二號火箭的直徑設計成3.8米,讓它擁有更強的運載能力。

長征十二號“三平”模式縮短發射周期

作為一款面向商業航天發射市場的運載火箭,長征十二號采用了“三平”的測發模式,這樣的測發模式有什么好處?發射它的塔架又和以往火箭有什么不同呢?

總臺央視記者 李寧:這個發射塔架,跟我們印象中的那種完全包裹在一起的那種發射塔架有所不同,它這個火箭連接的是一個叫起豎臂的裝置。這個起豎臂呢,是幫助火箭從水平狀態變成這種垂直狀態的,同時這個起豎臂有很多的管路跟這個火箭相連。在發射過程中啊,倒計時的時候,這個起豎臂會有一個兩度左右的一個傾斜,到零秒的時候呢,這個起豎臂會緩緩地向下降。

長征十二號采用的“三平”模式是指水平組裝、水平測試、水平轉運的一種模式,火箭豎立在發射塔架之前的工作都是“躺著”完成的。這種模式和我們在新聞中常見的“站著”組裝、測試、轉運的火箭,雖然姿勢不太一樣,但相同點都是流程簡捷,對發射工位的占位時間少。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趙志杰:“三平”這種模式技術區就不需要像“三垂”那種很高的組裝樓了,我只要平地組裝測試,它對廠房的要求就沒那么高。

趙志杰告訴記者,雖然“三平”模式有很多好處,但這種模式也會給火箭帶來一些挑戰,轉運的路上可能會對火箭的狀態有所影響,到達發射區后火箭也沒有能夠包裹的塔架,為此,研制團隊為此專門加強了對外界環境條件適應性的設計。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趙志杰:對我們各種防雨、防鹽霧、防自然環境的要求也提高了。我們看到它就是裸露在外界環境當中,來了風來了雨都要受著,所以對防雨里面的電單機的設計要求更高了。運輸過程當中,我們的速度條件都非常緩慢,同時我們在送到發射區工位上以后也有一些測試,也要確保它發射之前的狀態是好的。

? 版權聲明
評論 搶沙發
加載中~
每日一言
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