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安全部:嚴防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對我太空領域關鍵技術和數據的泄竊密風險

國家安全部消息 探索浩瀚宇宙是全人類的共同夢想,對未知的敬畏與好奇驅使著人類前赴后繼地邁出探索宇宙的腳步。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等古代神話,都凝聚著中華民族走向太空,探索宇宙的美好愿望。1970年,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中國人探索太空奧秘的序幕正式拉開。如今,“天眼”問宇、“北斗”環繞、“祝融”探火、“天宮”巡天,“可上九天攬月”的中國成就驚艷全球、震驚世界。

太空安全是太空系統、太空權益、太空軌道環境等方面不受威脅、侵害的客觀狀態,是國家安全的重要支柱和重要組成部分。從國家層面看,維護太空安全表現為確保國家安全范疇內的太空資產、太空權益和軌道環境免遭自然環境與人類活動所形成的威脅或侵害。維護太空安全已成為決定國家未來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國家安全戰略。

太空安全意義深遠

太空,被稱為人類繼陸地、海洋和大氣之后開拓的第四活動疆界。太空安全,是新時代國家安全由傳統領域向新興領域拓展的邊疆高地,是保障國家戰略利益、彰顯國家安全能力的高地,對捍衛我國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戰略性與全局性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表槕獣r代發展大勢,加大經略太空力度,掌控太空安全態勢,應對太空威脅挑戰,是維護國家安全與發展利益的重要選擇,實現“中國夢航天夢”的必然途徑。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太空安全,高度關心我國航天事業發展,中國航天領域取得了歷史性成就:探月“三步走”戰略規劃圓滿收官;星際探測實現從地月系到行星際的跨越;“羲和號”的成功發射標志著中國正式邁入空間探日時代;航天發射數量再次刷新歷史紀錄;獨立完成了中國空間站從設計、制造到測試的全過程......中國進出太空、利用太空、探索太空的能力不斷增強,構建了獨立自主、日益完整的航天科技工業體系,太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日益顯著。

太空安全潛藏危機

比如,太空資源爭奪日趨緊張。太空探索面臨軌道與頻譜資源緊缺局面,廢棄的衛星、火箭殘骸等在太空中以高速飛行,增加了航天器發生碰撞的風險。伴隨著航天技術的發展,人類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開發著太空。太空日益成為經濟新增長點、軍事斗爭新戰場、國家安全新疆域,主要大國和中等強國都把發展太空置于優先發展位置,太空安全形勢日益嚴峻。

比如,太空軍備競賽日益加劇。近年來,個別西方國家組建太空作戰部隊,演練太空行動能力,甚至將我國視為太空領域主要競爭對手,鼓吹太空霸權論和軍備競賽論,對我不遺余力開展遏制打壓,太空和平環境面臨威脅。

比如,太空技術失竊密風險尚存。近年來,境外間諜情報機關通過高精度衛星對我開展遙感偵測,意圖從太空中對我開展觀測竊密。個別國家間諜情報機關對我航天領域實施滲透竊密活動,通過對我科研人員利誘、攀拉、脅迫等手段,意圖竊取我航天領域最新研究進展。

  • 1
  • 2
  • 下一頁
  • 全文閱讀
? 版權聲明
評論 搶沙發
加載中~
每日一言
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