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記者會。俄通塔斯社記者提問,當天是《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簽署75周年紀念日,詢問如何評價中俄合作的發展以及莫斯科和華盛頓之間可能改善雙邊關系的跡象是否會影響中俄合作。
郭嘉昆表示,中俄是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近年來,在兩國元首的戰略引領下,中俄關系排除外部干擾,保持健康穩定發展,正處于歷史最好時期。中俄合作既不針對第三方,也不受第三方因素影響。中方愿同俄方繼續在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的原則基礎上,鞏固兩國永久睦鄰友好,持續推進全方位戰略協作,不斷深化互利共贏合作。
有外媒記者提問,美國總統特朗普希望與中國、俄羅斯領導人舉行會晤,探討核裁軍問題,并提出三國應削減國防支出。郭嘉昆回應稱,全球公認美國和俄羅斯擁有超過90%的核武器,核裁軍必須遵循維護全球戰略穩定和各國安全不受減損等基本原則。美俄作為擁有最大核武庫的國家,理應切實履行核裁軍特殊優先責任,進一步大幅實質性削減核武庫,為其他核武器國家加入核裁軍進程創造必要條件。
郭嘉昆還提到,中國式現代化走和平發展道路,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堅持自衛防御核戰略,始終將自身核力量維持在國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不與任何國家搞軍備競賽。中方愿與各方一道,堅定支持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多邊軍控機制,為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作出貢獻。
關于軍費問題,郭嘉昆指出,2024年美國軍費開支占全球軍費的40%,是世界第一軍費大國,超過排在其后8個國家的軍費總和。美國2025財年國防授權法案進一步將軍費支出提升至約8950億美元。美方倡導美國優先,應在削減軍費方面優先作出表率。中國的國防費公開透明、合理適度,與美國等軍事大國相比,中國的國防支出不論是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占國家財政支出的比重,還是國民人均國防支出、軍人人均國防支出等,都是比較低的。
郭嘉昆強調,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奉行防御性的國防政策,始終是動蕩世界的穩定器、國際安全的正能量、維護和平的行動派。事實已經并將繼續證明,中國有限的國防支出完全是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需要,也是維護世界和平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