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風尚助力基層治理更有效。浙江金華市浦江縣廣方村村民屠層峰今年春節過得格外舒坦,兒子找到了好工作,自己也成功二次創業。他將這一切歸功于“好家風”。從小教育兒子自食其力、刻苦學習,如今兒子考上了研究生并找到好工作;而他自己則因“好家風指數”高,在最困難時獲得了30萬元免擔保低息貸款,成功二次創業。
在浦江縣,“好家風指數”評價體系被廣泛應用。縣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駱安表示,該體系通過公平公正的評價指標,為每個家庭的家風“精準畫像”,提升了基層治理效能。村民們在子女嫁娶、洽談合作時都會參考對方的“好家風指數”。
2024年,浦江縣通過“好家風指數”評選,表彰了1.2萬多個家庭和個人,并推出了“好家風信用貸”專項金融產品。這些措施不僅提升了家庭文明水平,也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支撐。
查寨村的村民們今年年夜飯因剛通不久的自來水而變得格外香甜。村黨支部書記張亮介紹,過去村民需準備十幾個塑料桶備水泡茶煮飯,現在隨時有水可用。查寨村位于漢長安城大遺址保護區,曾是西安市主城區唯一未通市政自來水的區域。2024年初,經歷緊鑼密鼓的施工,遺址區居民終于用上了“穩定水”和“放心水”。下一步,張亮希望《漢長安城遺址保護總體規劃》與《漢長安城遺址國土空間規劃》融合編制,更好地改善村民生活。
春節期間,山西高平市王降村家家戶戶掛起了紅燈籠。前些年,年輕人紛紛進城打工定居,村里常住人口只剩300多人。去年爭取到宜居鄉村建設基金后,村里拆掉老舊危房,拓寬主路,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民秦建光說,村里辦了老年食堂,老人吃飯非常實惠。如今,王降村還建起了村史館,陳列著石磨盤、煤油燈等老物件,喚醒了村民們的記憶。村民齊心協力,成立了紅白理事會,鄉風更文明、民風更淳樸。
?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