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陽區某花鳥市場人頭攢動,一些精心打造、造景別出心裁的玻璃缸被人群圍得水泄不通。人們爭先恐后地參觀和挑選里面的豬鼻蛇、樹蛙、鬃獅蜥、寄居蟹、竹節蟲等異寵。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與消費觀念的變化,寵物市場開啟了多元化發展的新篇章。異寵成為不少人的新寵,這股潮流涌入大眾視野。然而,潮流背后隱藏著風險,如外來物種入侵和傳染性疾病蔓延等問題不容忽視。我國刑法及生物安全法已針對引進和放生外來物種的行為制定了明確準則。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將“異寵”納入其中,強調嚴厲打擊非法引入外來物種行為,并加強異寵交易與放生規范管理。
年輕人是飼養異寵的主要群體。例如,北京市朝陽區的趙霖曾飼養過一只長尾鬣蜥。他被其獨特的外形吸引,認為它既好看又酷。許多對異寵感興趣的年輕人都喜歡蛇、蜥蜴、壁虎等爬寵,因為它們外形獨特且相對安靜省心。《2025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消費報告)》顯示,2024年飼養異寵的人群持續上升,龜、蛇、守宮是主要類型。我國已有約1707萬人在飼養異寵,市場規模接近百億元人民幣,以“95后”為主。社交平臺上,分享養寵攻略和秘籍的博主比比皆是。
劉康經營著一家爬寵店,店內繁忙,顧客絡繹不絕。劉康介紹,店里的客源包括熱愛爬寵的學生、剛畢業的年輕人以及中青年顧客。不到半小時,捕鳥蛛、無菌小鼠等爬寵就售出了三四樣。但業內人士提醒,飼養異寵需注意法律法規,避免非法交易。市場上熱門的一些異寵屬于非原產于我國的公約附錄保護動物,部分飼養者對所購寵物是否屬于異寵并不了解。
當新鮮感褪去,飼養異寵的現實難題接踵而至。廣東潮州的吳醒養了一只蜥蜴,他發現蜥蜴的生活天地搭建成本高昂,食物供應復雜,需要專業設備維持濕度,定期消毒防止疾病。在北京工作的李莉養了一只巴西龜,她表示養龜的成本高,食物處理麻煩,還需專業的水族燈和過濾系統,預防疾病。異寵醫療資源稀缺,難以滿足需求,治療成本高,導致一些飼養者選擇棄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