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大年初三,一對5歲雙胞胎男童因不明原因口鼻出血、全身瘀斑,被緊急轉送至安徽省一家醫院的兒童血液腫瘤科。經多學科聯合救治,最終確診為鼠藥中毒。目前患兒生命體征平穩,仍在接受進一步治療。
接診醫生王成軍回憶,兄弟倆同時出現差不多癥狀且病情進展迅速,必須優先考慮中毒可能。患兒到院時口腔、鼻腔持續滲血,皮膚布滿瘀斑,凝血功能嚴重異常。醫院立即啟動綠色通道,將患兒收治入院,并同步開展急救措施和毒物篩查。
當晚毒檢報告顯示,兩名患兒血液中均檢出溴敵隆、溴鼠靈成分,確診為抗凝血類滅鼠劑中毒。血液科迅速聯合兒童腎臟科、兒童重癥監護科(PICU)會診,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輸注血凝酶止血,輸注新鮮冰凍血漿補充凝血因子,補充維生素K1。若凝血功能持續惡化,將進行血漿置換清除毒素。此類鼠藥會抑制凝血因子合成,嚴重時可致內臟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警方調查后發現,孩子是誤食了鼠藥。面對家長"家中從未存放鼠藥"的困惑,專家推測農村地區公共區域可能存在的鼠藥投放點或是危險來自。5歲兒童活動范圍廣,可能誤觸或誤食被污染的零食。王成軍提醒,鼠藥常偽裝為彩色谷物,對兒童極具迷惑性,家長需加強看護。
針對兒童意外中毒高發現象,安徽省兒童醫院發出緊急提醒:警惕異常出血,若孩子突發鼻腔或口腔出血、皮膚瘀斑或尿血便血,伴頭暈乏力,應立即就醫;家中藥品、殺蟲劑、鼠藥等必須鎖置于兒童無法觸及處;教育孩子不撿拾不明物品,**玩耍避免接觸可疑食物;疑似中毒需第一時間送醫,及時完善凝血功能等檢查。
?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