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來臨,大街小巷年味濃郁,餐飲市場消費迎來高峰。北京市西城區鼓樓馬凱餐廳店經理張雪肖從1月份就開始為年夜飯做準備。該餐廳有11個包間,除夕當天中午早早就訂滿了。為了滿足許多顧客的用餐需求,餐廳將大廳大部分散臺改為大桌,并在年夜飯套餐上進行了調整,增加了更符合年輕人口味的菜品。
類似的情況在全國各地都很普遍。位于北京市豐臺區的西貝六里橋旗艦店,50個包間開放年夜飯預訂后很快被訂滿。春節期間客流量明顯增長,草原牛羊肉、鄉村五谷雜糧等仍是熱銷產品。全國超800家海底撈火鍋正常營業,僅除夕用餐預訂已超過4萬桌。上海豫園商城內的多家老字號如上海老飯店、綠波廊、上海德興館等,也是年夜飯預訂的熱門選擇。綠波廊總經理陸亞明表示,早在2024年9月,蛇年春節年夜飯就已預訂一空,6人年夜飯套餐尤其受歡迎。
在重慶,火鍋成為年夜飯的首選。正南齊北火鍋店老板杜華表示,今年打電話訂座的客人特別多,因此他們調整了門店作息時間,沒有像往年一樣在臘月廿九歇業。
近年來,為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年夜飯外帶和配送服務逐漸興起。據統計,在美團平臺上,今年春節上線年夜飯外賣服務的餐飲商戶數同比增長220%。南京大牌檔推出的3人至4人、5人至6人年夜飯外帶套餐銷售火爆,用戶不僅可以除夕當天順手外帶,還可通過美團平臺預約配送到家。
線上平臺也推出各類活動,進一步激發消費潛力。美團外賣依據訂單即時運力情況對配送費進行動態調整,溢價部分補貼給留崗騎手,保障春節期間留崗騎手收入。
面對年夜飯消費的火爆局面,不少餐飲企業開始探索新的服務模式。例如,“私廚到家”服務讓顧客只需提前預訂,廚師們便可依據顧客的需求和口味偏好,在指定時間**烹飪一頓豐盛的年夜飯,既省去了繁瑣的烹飪過程,也讓消費者在家中就能享受到餐廳美食體驗。
消費者對餐飲的要求不再僅局限于食物本身,就餐環境和服務品質同樣重點。吉林省延吉市海蘭江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南福順介紹,每到節假日,店門口會停很多外地車,游客接待數量是平時的兩三倍,銷售額也會翻一番。今年春節,店里更新了朝鮮族特色裝飾布景,為游客免費拍照打卡提供沉浸式消費場景。
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司長李剛表示,目前陸續啟動了老字號嘉年華、網上年貨節等活動,指導各地圍繞百姓采購年貨、探親訪友擴大優質商品和服務供給,滿足群眾節日消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