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維修天窗命令下達,廣東城際獅嶺工建項目部的姜濤在春節期間依然開始了一天的檢修工作。作為橋隧高級檢修師,姜濤所在的橋隧工班負責廣清、廣州東環城際鐵路橋隧、路涵、房建、路外環境等設施設備的檢查維修工作。姜濤已在崗位上兢兢業業十余年,今年他主動承擔了春節值守的工作。“廣清城際北延線去年12月開通,這是首個春運,我還是留下來更放心些,心安之處即為家。”他說。
冬季晝夜溫差大,橋梁鋼結構容易發生損傷。1月30日凌晨,隨著一聲令下,姜濤帶領工班對廣清城際唯一一座鋼箱拱橋進行全身“體檢”。為了確認鋼構件的狀態,姜濤貓著腰,爬梯越過30米高的鋼箱拱頂,用檢查錘敲打高強度螺栓,確保其穩固。深夜的敲擊聲成為他們獨特的過年方式。
緊接著,姜濤和其他同事開始給鋼結構表面裸露的地方除銹、上漆。盡管今年廣東冬天不太冷,但深夜寒風刺骨,姜濤搓了搓凍僵的手,繼續帶領工班緊鑼密鼓地在天窗結束前完成整座鋼箱拱的檢修工作,保障旅客出行安全。
除了橋梁,隧道也是姜濤的重點任務。與橋梁不同,隧道環境較為封閉,高溫高濕,即使在冬季,檢修人員也常常只穿一件短袖。隧道拱頂檢查尤為重點,因為混凝土掉塊、裂縫滲漏水等情況會影響列車運行。1月31日凌晨,4個小時的作業“天窗點”開始倒計時,姜濤帶領工班對區間上下行共計600米的隧道進行檢修作業。廣州東環城際鐵路的隧道斷面凈高約10米,需要搭建三層腳手架才能接近隧道拱頂的檢查位置。
每次搭建腳手架,姜濤和班組成員都需要花費將近20分鐘進行立桿搭設、安裝橫桿與斜撐、平臺搭建等操作,確保腳手架的穩定性和承載能力。接下來的隧道敲擊檢查更是個體力活,姜濤必須長時間仰頭抬臂,敲擊上千次才能完成工作量。他還需時刻關注隧道結構是否存在裂紋和滲漏水情況。“只有親手摸到隧道拱頂,才能做到心中有數。”3點40分,姜濤和工班順利完成了隧道檢修任務,“體檢”合格的隧道又將迎接新的一天列車安全飛馳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