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可能沒有達成一致,至少在談判的一些細節上尚未談妥,因此還需繼續對話。
特朗普在當地時間1月20日再次就任美國總統。他曾聲稱一旦上任將在24小時內結束俄烏沖突,但顯然未能實現這一承諾。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特朗普重回白宮后多次公開表態,表示愿意進行和談,但條件是美軍及歐洲出兵參與維和,至少需要20萬兵力。俄羅斯方面也對美國施壓,外交政策助理烏沙科夫表示,俄方準備與美國就烏克蘭危機對話,但需華盛頓發出相關信號。普京則強調,長期和平才是目標,不應為了短暫休戰而重新集結部隊。
特朗普政府并未表現出急于解決俄烏問題的態度,反而通過增加關稅等方式向俄羅斯施加壓力。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稱,如果不能盡快達成協議,將對俄羅斯產品征收高額關稅并實施制裁。他還呼吁結束戰爭,認為自己若早些擔任總統,這場戰爭根本不會發生。
目前來看,特朗普關于俄烏局勢的言論與其競選時有所不同。競選語言與實際執政期間的言辭自然有所區別。此外,特朗普上臺后簽署了一系列行政令,包括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和世衛組織,顯示出其優先處理的事務繁多,未必會將俄烏沖突視為首要問題。
對于俄羅斯而言,短期內解決沖突也不是主要目標。普京表示,長期和平才是關鍵。烏克蘭雖然表達了和談意愿,但雙方在領土歸屬等問題上的分歧仍然巨大。特朗普希望調解俄烏沖突,但如果將其作為競選籌碼,則可能適得其反。
?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