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APP給生活帶來了便利,但同時也存在不少問題。比如頻繁的彈窗廣告、反復請求權限以及不斷采集隱私信息等行為,嚴重侵害了個人權益。工信部最近發布通報指出,有22款APP及SDK存在“亂跳轉”和“信息窗口未提供關閉或退出標識”等問題,這些都侵害了用戶的權益。
個人信息安全非常重點,尤其是在春節來臨之際,更需多加防范。以下是一些保護個人隱私的方法:謹慎下載APP,只從官方應用商店獲取軟件,避免從未知來自或非正規網站下載,防止惡意軟件偽裝成正常APP竊取信息。收到不明短信中的下載鏈接時,切勿輕易點擊,即便聲稱來自知名機構或提供誘人優惠。安裝新APP時,仔細查看其請求的權限。如果一款簡單的游戲APP要求獲取通訊錄或短信權限,而這些權限與其功能無關,應堅決拒絕授予。對于已安裝的APP,定期檢查并關閉不必要的權限,如相冊、定位等,以減少風險。使用手機支付時,優先選擇具有安全保障的支付平臺和方式,如指紋識別、面部識別或設置復雜密碼。避免在公共網絡環境下進行敏感操作,如網上銀行轉賬、購物支付等。定期查看支付賬單,發現異常交易及時聯系支付平臺和銀行處理。不要隨意掃描不明二維碼,以防背后隱藏惡意鏈接或程序。
對于陌生號碼發來的短信,特別是包含鏈接或要求提供個人信息的內容,一律不予理會。若收到自稱銀行、電商等官方平臺的消息,務必通過官方渠道核實真實性,不要直接點擊消息中的鏈接進行操作。同時,注意識別偽基站發送的詐騙短信,它們常偽裝成正規機構號碼誘導用戶泄露信息。
在使用APP時,提高警惕,不隨意泄漏個人信息,涉及轉賬多核實,時刻保護自身信息與財產安全。享受APP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要守護好自己的權益。趕快自查一下你的手機APP吧,讓許多朋友了解這些防范措施。
?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