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被網紅民宿狠狠背刺了

一轉眼又到了旅游旺季。

南方朋友們去看北國冰封、萬里雪飄;北方朋友們不想過冬,厭倦沉重,就飛去熱帶的島嶼游泳。

出門旅游繞不開"住",但是總有人會懵懵懂懂地扎進陌生人的被窩。

小辣椒說的不是什么社會新聞,而是一位網友分享的住民宿經歷:

自己所住的民宿房間里生活氣息濃厚,廚房里鍋碗瓢盆還在,看著不像民宿,像借宿。

抖音:@訥河品醇煙酒

小辣椒要不是看過完整視頻,知道前因后果,不然真的會以為他這是在拍自己家。

這個民宿在當地算是小有名氣,有網友在評論區里分享相同的住宿體驗。

電飯鍋里的剩飯,完美展示了什么叫做賓至如歸:我家就是你家,剩飯你愿意吃就湊合一口。

床頭還掛著小兩口的照片,跟躺他倆被窩了似的。

這樣的民宿的民宿其實還是少數,作為當地風土人情的深度體驗也不錯。

絕大多數的民宿還是大家記憶里的那樣,在當地的特色建筑里,或者是經典的網紅風、ins風。

比如北京的四合院民宿,在院子里喝茶聊天體驗老北京風情。

云南少數民族風格的院子,讓你體驗什么叫做詩和遠方。

還有經典款的ins風loft民宿,就像脫口秀演員豆豆吐槽的那樣:

南北不通透,睡覺在樓上,洗澡在樓下,周圍都是辦公室,產權只有 40 年的商住兩用房。

但是這個民宿只要和Loft掛上鉤,就變得小資又清新,成了出片圣地。

小辣椒說到這里,可能有些差友會說:這個話題太老啦,民宿這東西已經過時好幾年啦,根本就沒人討論了。

沒錯,小辣椒就想和大家聊一聊這個,為什么當年迅速火爆全國的民宿,在一兩年之后就銷聲匿跡了呢?

其實總結一下就是,大家都不住民宿了,民宿老板賺不到錢就不開了。

時間倒回到2015年,就能看到民宿從一夜爆火到走下神壇的過程。

2015年Aribnb進入中國,這個創立于2008年的品牌,在經歷了"沙發客"到"短租"的時代后,把民宿的概念帶進了中國。

"民宿"二字一夜之間席卷全國,大學城里的日租房都換上了一個好聽又洋氣的名字:民宿。

2017年3月底Aribnb,定下了中文名稱"愛彼迎",正式以一家本土化公司的身份,在中國提供在線短租服務。

愛彼迎在本土化非常積極,接入了微信支付、支付寶、銀聯等支付方式。

支持微博、微信登錄以及手機號注冊、提供中文客服,甚至還同步接入了芝麻信用。

在房源上愛彼迎卻沒有本土化,堅持品牌的"人情味"。

不過多干涉房東和房客之間的交流,拒絕酒店式的標準化管理,致力于讓有空閑房的人變成一個有人情味的房東。

但就是因為"人情味",愛彼迎在黑貓投訴上共有九千多條投訴:沒有嚴格的管理制度,也沒有實名認證,押金制度也形同虛設,規則只是依靠個人誠信來維系。

最終在2022年5月底,愛彼迎發布了感謝信:實在是賺不到人民幣啊老鐵,7月30日,我就撤了。

然而愛彼迎結束中國業務的原因,和當下民宿的困境一模一樣。

根據數據顯示,2024年五一假期的民宿平均入住率為64.1%,略低于2023年的65.7%。

民宿行業的RevPAR(每間可供租出客房產生的平均實際營業收入)與去年相比下降了19.1%。

房價不便宜,就是消費者不選擇民宿的主要原因。

以前大家住民宿都是為了省錢,但是現在民宿的價格基本上和酒店持平,民宿當然就不在選擇范圍內了。

2023年國慶期間民宿價格統計

雖然在2024年民宿平均房價顯著下降了17.1%,從499.4元降至414.1元,但是依然無法打動消費者。

房價和入住率在下降,投訴率卻在上升。

根據消費保發布的《平臺酒店民宿行業投訴分析報告》顯示,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5月5日期間,消費保共收到酒店民宿行業投訴13736條。

其中美團民宿以6054條高居榜首,占總投訴量的44.07%。

這些投訴也是消費者不再選擇民宿的證明:很多民宿是"家庭式小作坊"或是"夫妻店",沒有什么服務意識,更沒有什么契約精神。

在2023年的五一期間,#五一民宿現漲價退訂潮#的熱搜在微博上掛了好幾天

有不少網友都有分享自己的經歷:旅游來到了自己預定的民宿,結果一句沒房間就給自己打發了。

在陌生的城市,訂不到酒店,也無處可去。

旅游時期能住進民宿也有不少鬧心事,小紅書上有大把的消費者交流不退押金的民宿如何維權。

"溝通態度要強硬、收集好證據直接發給平臺、投訴給當地的工商局、消費法是退一賠三……"

除了這些以外,有很多網友都說民宿存在著貨不對板的問題,明明看圖是網紅小屋,結果是破破爛爛,為了不露宿街頭,只能勉強住下。

網絡上絕大多數民宿避雷貼都是衛生、安全、偷拍問題,看得人不敢入住。

更有知情的網友透露,民宿偷拍已經成了產業鏈,很多民宿賺錢是靠偷拍的直播,根本不是靠房費。

被坑怕了的消費者看到民宿兩字就跑的老遠,這些原因隨便一條兩條就已經很窒息了,更何況絕大多數民宿是打包在一起的組合拳,讓人無法呼吸。

但是這些都是擾亂民宿市場的亂象,沒有這些問題的民宿就能得到消費者的青睞,好好開下去了嗎?

并不是,現在很多民宿老板也在頭疼,紛紛停業不干了。

可能很多人的刻板印象里民宿就是找個山清水秀的地方,開個躺平的小買賣。

要不就是回老家用宅基地搞個農家樂2.0,過上田園牧歌的日子。

現實生活里,很多民宿老板自己都調侃,干民宿只有開業和轉手那兩天是開心的,因為成本巨大又勞心勞力。

首先就是選址和房租成本。

絕大多數民宿的選址需要在一些熱門的旅游城市,還得在一些景區附近。

除非是在這些地方自有住房,不然房租就是個大支出。

別以為這個民宿賺錢,房租的成本就降下來了,房東比民宿老板們會賺錢。

民宿賺錢了,房東漲房租增加收入,除非民宿不干了,不然就得忍氣吞聲乖乖接受。

除非提前簽了很多年的合同,不然民宿老板們房費根本跑不贏房租的漲幅。

就算搞定了房租,裝修也足以讓老板們把后槽牙咬碎了。

現在民宿的裝修卷翻天了,動不動就是"奶油風"、"老錢風"、"南洋風",為了能靠顏值吸引顧客,民宿老板們也得咬牙卷裝修設計。

裝修本來就是個斗智斗勇的事,家里一套裝修都可能全是坑,何況民宿同時裝修好幾套。

而根據小辣椒采訪民宿行業從業者得知,如果是租房裝修做民宿的話,就要做好8-10年能回本的準備。

工期長、裝修費貴、材料特別、施工難度大、家具還得有特色,每天兩眼一睜就是花錢如流水,一裝幾個月都沒法開業。

裝完了還有除甲醛的時間,但是這個全憑良心,小辣椒只能提醒各位差友,在外住宿的時候警惕新裝修吧。

付費當人肉除醛機

別忘了,民宿不是有個地方裝修好了就行,還得有手續。

消防證、合規的民宿運營手續、資質等等,跑來跑去又要跑一陣。

但凡有一個沒辦好就開業,罰款+停業一個月的教訓可不是鬧著玩的。

這些都有了,不代表民宿客似云來,這個年代酒香也怕巷子深,想要有生意還是要網上宣傳。

根據小辣椒采訪前民宿行業從業者得知,民宿在相關平臺上架,往往會根據銷售額抽取傭金,比例大致在11%-18%之間。

也就是說,物美價廉的民宿在平臺上也要抬高點價格來應對平臺的抽成,不然自己的利潤根本不夠。

再加上經常有一些平臺的紅包、抵扣等,導致能到民宿商家手里的錢更少了,商家們苦不堪言。

到這還沒完呢,開民宿,一個人肯定搞不定,肯定要請員工,找服務供應商吧?

前臺、保潔、會計,床品清洗的布草公司,別管淡季旺季,肯定是固定不變的一筆支出吧?

哪怕老板咬咬牙搞了個全家總動員,床品也都自己用洗衣機洗了。

水電又是一筆支出吧?這筆錢根本省不下來。

很多民宿是商水商電,費用翻倍

這還只是燒錢和費力,操心的運營還沒說呢。

民宿的大事小情都得操心,不是踩著梯子修電燈,就是拿著搋子通馬桶,躺平享受?根本不存在。

雇了保潔要擔心對方不好好打掃房間、手腳不干凈有糾紛,沒有保潔就要自己吭哧吭哧收拾房間。

沒顧客的時候要操心生意,顧客來了又要小心翼翼。

大到怕顧客在房間喝多了砸東西,或是偷偷搞點違法亂紀的;小到怕顧客躺床上吸煙,洗完澡不小心摔倒,畢竟安全面前沒小事。

哪怕送走了顧客還要擔心對方暗戳戳的在平臺上打個差評,寫點避雷,導致自家的評分下降。

累死累活瘋狂燒錢還不賺錢,所以民宿們一茬一茬的轉手退場。

看到這差友們應該就明白了,從前幾年的民宿熱到現在的落寞退場,其實就是因為消費者被坑怕了不敢住,商家被虧慘了不敢開。

而我們能看到的一些"活得挺好"的民宿,不是像小辣椒開頭講的那種,把自己家房子掛上去賺點"順手錢"的,就是資本下場的結果。

畢竟在資本的干預下才能做到標準化裝修、標準化服務,并且有較大的風險承受能力。

說白了就是,人家家大業大,燒錢燒得起。

2024年以來民宿賽道主要融資事件

根據文旅部數據,2024年上半年,國內旅游總人次達到27.25億,同比增長14.3%;旅游總收入更是躍升至2.73萬億元,同比增長19%。

2024年有12起民宿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超1.8億人民幣。

旅游業發展火熱,資本下場搞民宿,都證明民宿依然能夠浪里淘金。

只是一些急于賺錢的商家,過于難看的吃相嚇跑了顧客,也差點摔了民宿這行的碗。

其實在千篇一律的標準化酒店面前,還是有很多消費者希望能夠享受民宿那些極具特色的住宿體驗的,有約束的"人情味"住宿,反而能豐富旅游體驗。

住宿行業里酒店民宿都在瘋狂的卷,其實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畢竟價格卷下來了,服務卷上去了,一些不合規的商家被卷出去了,大家出行時的選擇也多起來了。

我很好奇在如此激烈的市場里,大家又將卷出怎樣的花樣和高度。

但是無論怎樣卷,最終的結果都是消費者用腳投出來的。

若風

文章內容舉報

? 版權聲明
評論 搶沙發
加載中~
每日一言
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