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產業融合賦能鄉村振興

  編者按:   為更好地展現習近平經濟思想指導推動經濟工作的生動實踐,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研室、習近平經濟思想研究中心、中國新聞網三里河工作室,聯合出品“經濟發展生動實踐”專家談系列,敬請關注。

視頻:以產業融合賦能鄉村振興來源:三里河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緊緊圍繞發展現代農業,圍繞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構建鄉村產業體系。各地各部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因地制宜推動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有力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相關經驗做法為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提供了重要借鑒。

  聚焦“優勢”做文章,融合場景更加豐富。各地立足資源稟賦、區位優勢、產業基礎和市場需求,因地制宜念好“山海經”、做強“土特產”,發展本地優勢產業,創響“潛江小龍蝦”“陽山水蜜桃”“洛川蘋果”等一批農產品品牌;一些地方橫向拓展農業功能,催生出休閑農業、森林康養、體驗農業等業態模式。

  聚焦“培育”添動能,融合主體不斷壯大。各地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新型職業農民,組織開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認定工作,帶動農戶和農民合作社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截至2023年底,全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超9萬家,注冊登記農民合作社221.6萬家,返鄉入鄉創業人員數量累計達1320萬人,龍頭企業帶動、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跟進、廣大小農戶參與的農村產業融合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聚焦“示范”強帶動,融合載體漸成氣候。各地以鄉村產業平臺載體建設為抓手,通過示范帶動農村產業全鏈條延伸、帶動農民就業增收、帶動農村產業要素集聚,打造鄉村產業發展高地。截至2023年底,已創建認定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300家、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300個、農業產業強鎮1509個和優勢特色產業集群300個,以點帶面推動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聚焦“惠農”重聯結,融合收益普惠農民。各地積極引導經營主體通過“保底收益+按股分紅”“土地租金+務工工資+返利分紅”等方式,讓農民分享許多產業增值收益。2023年,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平均吸納就業2.9萬人,示范園內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較上年增長12.2%,比同期全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4.6個百分點。

  聚焦“創新”促升級,融合發展提質增效。各地將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作為檢驗農村產業融合成效的重要標準,推動農村產業發展標準化、規范化、綠色化,產業活力持續迸發。2023年,全國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0.3萬億元,農產品加工產值與農業總產值的比值提高到2.59:1;休閑農業經營主體達30多萬家,營業收入超過8500億元;各類涉農電商超過3萬家,農村網絡零售額超過2.49萬億元。

  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充分展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建設農業強國的鮮活例證和生動縮影。新征程上,我們要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錨定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奮斗目標,大力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作者:鄭慧濤 國家發展改革委農經司農村政策處副處長

  (“三里河”工作室)

? 版權聲明
評論 搶沙發
加載中~
每日一言
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