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村民自辦夜校三周年 打造鄉村振興精神“加油站”

  長沙12月13日電 (張慶)“我們夜校月月有活動,場場爆滿,村民們圍坐一堂交流互動,真正讓理論活起來、政策動起來、技術用起來,在潛移默化中說出了感情、說出了穩定、說出了發展、說出了希望。”每當夜幕降臨,湖南長沙縣開慧鎮開慧村一處特別的課堂里便燈火通明,村民們紛紛而至,或坐或站,聚精會神地聽講。這里,便是余家坳村民夜校。

余家坳村民夜校是附近村民每月“追劇”固定場所,開展豐富多彩的鄉村文化活動。 張慶 攝

  12月12日晚,余家坳村民夜校迎來創立三周年系列活動,130余名村民、黨員干部齊聚一堂,共同回顧夜校三年建設歷程,探索總結經驗,謀劃未來發展。據統計,開課3年以來,共開展宣講26場次,覆蓋村民群眾1800余人,為推進鄉村振興培養了一批治理能人、致富帶頭人和新型職業農民。

  2021年12月,開慧村按照支部引領、榜樣示范、黨員帶頭、村民共建的思路,經村民代表大會商議成立了村民夜校,本組的村民成為夜校學員,授課實行志愿服務,重大事項由村民討論決定,原則上每月舉辦1期。從此,這里不僅是余家坳人講身邊發生的事、舉辦鄉村音樂聯歡會、表彰會等的場所,也成為附近村民每月“追劇”的固定場所。

  是什么讓余家坳村民夜校有如此大的吸引力,讓附近的村民不約而至?“課程設置豐富多樣,既有圍繞鄉村振興、基層治理、創新創業、法律法規等實用技能的培訓,也有講幸福文明家風故事、細說生活新變化等文化類活動,對我們很有有吸引力。”村民小毛說。

  “感謝在最美好的年華遇見村民夜校,我的成長與夜校的啟迪緊密相連,是夜校讓我決心為家鄉發展傾盡所能。”學員代表毛儀說,夜校讓她實現了從一心向往大城市到積極投身家鄉建設、從紅領巾講解員輔導員到夜校志愿者、再成長為一名紅色研學導師的心路和從業轉變。

長沙縣開慧鎮余家坳村民夜校創立三周年,打造鄉村振興精神“加油站”。張慶 攝

  余家坳村民夜校既點亮黨的理論教育教學新思路,又點亮家庭家風家教傳承,開啟了農村思想陣地建設新模式。近年來,開慧鎮依托基層黨校宣傳陣地,積極試點推廣余家坳村民夜校工作模式,堅持發揮村民的主體作用,由村民們上臺宣講紅色故事、黨的方針政策、優良家風,開展電商及農文旅產業發展的業務技能培訓等,將村民夜校打造成鄉村振興“加油站”。

  據了解,夜校將在2025年創新推出輪值校長制度,由十個村(社區)黨總支書記輪流擔任村民夜校校長。開慧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楊響部署了2025年余家坳村民夜校工作,并向新一任輪值校長授旗。

  開慧鎮黨委書記陳淵智表示,未來在輪值校長制度的推動下,夜校將繼續發揮思想陣地和實踐平臺作用,持續發揮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作用,以夜校燈火照亮鄉村振興前行之路,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紅色動力。(完)

? 版權聲明
評論 搶沙發
加載中~
每日一言
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