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把老百姓背在背上的年輕基層干部走了……

  11月12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發布2024年第三季度“中國好人榜”,岳陽“90后”基層干部李東獲評敬業奉獻類“中國好人”。

  可這一份殊榮,他自己卻永遠不能知道了。

  

  生前的李東。

  7月1日21時許,湖南省岳陽市岳陽縣毛田鎮防汛抗旱指揮部下派至孟城村工作組組長、鎮應急辦主任李東,在奔赴孟城村楊家片開展防汛隱患排查和受災群眾轉移工作途中,因路面積水視線受阻,又突遇山洪沖擊,致使車輛被沖至條洞水庫下游的河港中失聯。

  岳陽縣、鎮、村工作人員及多支專業救援隊全力搜救,當地很多群眾也自發組織參與搜救,但令人悲痛的消息還是無情地傳來——經再三確認,李東不幸去世,年僅30歲。

  “東去”

  6月底以來,岳陽縣毛田鎮的暴雨,像猛獸失了控制似的,急沖而下。

  7月1日中午開始,這頭猛獸再次“發威”,6個小時平均降雨量達114.5mm,毛田鎮范圍內河流水位迅速上漲,部分道路出現落石、塌方等險情,部分房屋出現屋后滑坡情況。

  “群眾是不是都轉移到位了?有沒有私自返回的老百姓?”李東是毛田鎮安排到孟城村防汛工作組的組長,群眾的安危,他時刻掛在心上。為確保轉移群眾不漏一人,21時許,李東與孟城村黨總支書記續鑠文、鎮交通專干侯云凡3人駕車,奔赴現場核查。

  外面已經漆黑一片,兩道細長的車燈,在黑夜中顯得弱不禁風、顫顫巍巍。此時,大雨打在行進的車上,越發兇猛。坐在車里,李東3人,只能聽到大雨和雨刮器快速刮動的聲音。這時,誰都不敢說話,只能屏住呼吸,慢慢前行。

  當車行駛至楊家片橫屋組至樟樹組方向約150米處時,因視線受阻和突發山洪的沖擊,車輛再也控制不住,被沖至條洞水庫下游的河港中。

  在車輛落水的短暫時間內,車輛邊飄邊下沉。此時,李東看到車顯示屏還是亮的,立馬說:“屏幕亮的,說明還有電,快把車窗打開!”

  坐在主駕駛位的續鑠文立即解開安全帶,并降下車窗,準備逃生。但車窗窄小,身材壯實的續鑠文爬出去十分艱難。

  坐在副駕駛位置上的李東,使勁力氣將續鑠文推出車窗外。抓住岸邊的茅草后,續鑠文上岸。李東正準備爬出窗外,但看到坐在后座的侯云凡沒能成功打開車窗出去。

  李東一把拽住侯云凡,讓他趕緊從前窗逃生。待侯云凡爬到前排后,李東拉著車門快速將他拽出車窗。

  然而,當續鑠文和侯云凡上岸,回過頭來一看,車子被沖往更遠的地方,而他們,完全看不到李東了。

  兩人大喊著:“東哥、東哥……”但他們,再也得不到任何回應,唯有那暴雨與大風,還在空中嗚咽。

  從驚慌中回過神來,續鑠文立即與鎮、村干部取得聯系。接到消息后,岳陽縣聯點領導、縣政協主席周里,毛田鎮黨委書記孫榮華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組織相關人員進行搜救。

  當晚,該車輛在事發地下游約200米處橋墩旁被打撈上岸。然而,李東卻不見了蹤影。

  岳陽縣、毛田鎮村三級緊急啟動應急響應機制,成立搜救指揮部,縣鎮村三級工作人員及長沙市岳麓區藍天救援隊、岳陽市藍天救援隊、衡陽衡松水上救援隊、岳陽縣綜合救援大隊200余人全力展開搜救。當地很多群眾,也自發組織參與搜救。

  7月3日15時45分,李東被找到。然而,是被“打撈上岸”。經現場確認,他已失去生命體征。

  “淚別”

  當晚,接到李東失聯的消息,正在云山村正垅水庫防汛的毛田鎮黨建辦主任舒鵬,心臟像被重重揪了一下難受。但或許是不愿意相信事實,又或許是有所期盼,他內心的聲音反復告訴自己:“李東,肯定沒事。”過了一會,他又對自己說:“李東,一定要沒事。”

  而此時,他的淚水已在眼眶里打著圈兒。

  通宵值守的舒鵬,無法離開自己的崗位,他只能通過別人來了解最新情況。但整個晚上,都沒有找到李東的消息,舒鵬心急如焚。

  天一亮,交班后,舒鵬就和同事趕到出事地點。他一個點一個點仔細地找,越找他心里越心酸,但他不信就找不到李東。

  舒鵬與李東是同事,但交情遠不止同事。有一回,舒鵬因母親在岳陽住院請假照顧,李東主動將舒鵬的工作任務“包攬”下來,周末回岳陽樓區后,李東多次從家里煲好湯,送給舒鵬和他母親。

  “李東工作上很勤奮,在生活上也很熱心,我們特別感動。”舒鵬說。

  當李東遇難的消息傳來,舒鵬再也控制不住,眼淚奪眶而出。

  而所有與李東同過事的,都說李東人緣好,工作也特別細致。過去,李東還在鎮勞動站當主任。有一回,一個老人在鎮便民中心辦好手續后,需要去郵政銀行網點拍照復核。然而因行動不便,老人一籌莫展。李東二話不說,背上老人就往郵政銀行去,等老人拍完照,又背著他回便民中心走流程。

  “不是一次兩次了,為了方便群眾,李東有時候借車去村里拖老人來,又把他們送回村里。”毛田鎮干部劉銳說,“鎮勞動站事情瑣碎,但李東從未推卸過工作,也未曾埋怨過。”

  “李東經常在辦公室加班,有時候是解決聯點村老百姓的瑣事,有時候是借晚上時間錄低保信息。”毛田鎮干部劉湘怡說,“他聯點時,基本都在下村。無論多遠,他對自己所聯村的低保戶都要去幾趟,有些行動不便的殘疾戶,他都會上戶主動幫他們拍照,他也會主動幫村里干工作。所以很多時候,他白天忙不贏。每次下村,他都自己搭車去,車費也不報銷。他很少坐公車,生怕麻煩別人。”

  說起李東,黃道村黃稻片車家組村民廖良華印象深刻。

  廖良華與人同居但未辦理結婚證,后來生有子女,但對方后來遠走他鄉,杳無音信,廖良華未婚生育子女,一直未能及時上戶。

  但非婚生育子女補戶程序復雜,需要收集材料多,如出生證、親子鑒定、醫院分娩記錄、疫苗接種證明、村里補戶證明等。時任黃道村聯點干部的李東得知此事后,不厭其煩多次往返醫院、派出所、村開證明,幫助其子女上戶。

  廖良華說:“這位干部前前后后不知幫了多少忙,我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

  得知李東遇難,廖良華心里說不出的難受。他哽咽道:“這么好的干部,怎么就這么走了呢……”

  “陽光”

  1994年出生的李東,并不是生活的“幸運兒”。

  他的父親李自廉原本經營鋁合金生意,2012年,在去送貨途中,李自廉因車禍導致半身癱瘓、聽力受損、大小便失禁,喪失勞動能力。

  他的母親陳平為照顧丈夫,通過做家政、打零工維持生計,多年的家庭操勞和心理負擔,致使其積勞成疾,患有心臟病等。

  當時年僅18歲的李東,不得不在一夜之間真正“成年”。每次只要在家,他都會照顧父親,給父親擦身、**。

  雖然生活壓力大,但李東的臉上,總是掛滿笑。“很陽光、開朗!”李東的同事兼好友李宏圳說,“我們都很清楚李東的家庭情況,但他從來沒覺得不好意思或者自卑,反而是很樂觀。在閑暇之余,我們也會約著打打游戲。這,才是年輕人的樣子嘛。”

  “看到了李東,似乎就看到了一片陽光。”曾在毛田鎮工作的選調生周添瑜還記得,他剛到鎮里工作搬進宿舍的第一晚,李東就主動給他買排插、蚊香和洗漱用品,這讓他備感溫暖。周添瑜說:“李東平時與同事關系也十分融洽,宿舍無償成為了大家的‘休息室’‘茶話室’。他甚至還‘自備’了一張額外的床,為大家提供一個在繁重工作之余交流、閑談和放松的場所。”

  “我是去年2月份來的鎮里,是李東帶我過來報到的。在來的路上,他熱情向我介紹毛田鎮的情況、當地風俗習慣以及生活上的細節。最開始我有些拘謹,他主動去打破,讓我喊他‘東哥’,讓我更快融入新的集體。”毛田鎮農推中心干事方熠明也被李東曾有的“陽光”打動,他說,“東哥天性樂觀,‘不急’‘放寬心’‘看開點’長期掛在嘴邊,讓我們在生活上的不如意煙消云散。”

  “這名‘90’后有干勁有激情。”這是毛田鎮黨委書記孫榮華對李東的印象,他說,“李東總是一絲不茍、不打折扣完全各項工作。”

  而毛田鎮鎮長戴竟也對李東贊賞有加:“李東參加工作四年,除第一年試用期不定等次,連續三年嘉獎,被岳陽縣評為三等功。”

  到李東曾經工作過的毛田鎮政府采訪時看到,在他的辦公室電腦上,還顯示著因災倒塌損壞住房戶臺賬。一旁,堆放著防溺水工作重點水庫巡查的一份名單冊上,幾包黃色的“藍岑顆粒”十分打眼。作用功效一欄,寫著“急性咽炎、肺胃實熱證所致的咽痛、咽干、咽部灼熱等癥”。

  “防汛以來,李東幾天沒怎么休息,他咽喉很痛,一直在吃藥。”李宏圳說。

  李東的宿舍里,擺著一張床。藍灰相間的床單,被鋪得平整,仿佛,正在等待主人的歸來。它渾然不知,它的主人,已然離去。

  李東出事后的次日,天空忽然放晴。陽光從厚厚的云層里鉆出來,大地頓時更為清亮湛藍。李東,似乎已化作東方那一輪冉冉升起的紅日,默默地帶來一片片暖意……

  我們寧愿相信,這就是他。正如他的朋友圈個性簽名所說:“不用閃躲,為我喜歡的方式而活。”

  來源:“中國普法”微信公眾號

? 版權聲明
評論 搶沙發
加載中~
每日一言
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