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11月15日電 ( 魯毅)2024工業軟件創新發展大會15日在湖南株洲舉行,一批行業大咖、院士專家和企業代表相聚一堂,共同探討交流工業軟件前沿熱點,攜手構建工業軟件發展新格局。
11月15日,2024工業軟件創新發展大會在湖南株洲舉行。 魯毅 攝本次大會以“軟件賦能 智創未來”為主題,由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賽迪研究院)、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株洲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包括主論壇、分論壇、企業株洲行、專家閉門會等系列活動。
“工業軟件行業正處于‘變道超車’的歷史機遇期,工業軟件技術也逐步在往基于模型、面向對象、平臺化、云化和超融合的方向轉變。”華為云計算技術有限公司板級EDA首席技術專家王曙光介紹,華為云硬件開發工具鏈解決方案通過構建硬件開發工具鏈平臺能力,整合各領域生態伙伴的點工具,已形成了端到端完整的工具鏈解決方案。
今年6月發布的《中國工業軟件產業發展研究報告(2024)》顯示,近年來,中國軟件產業規模快速增長,工業軟件關鍵環節取得多項標志性進展,開源體系建設邁上新臺階,產業發展生態加速完善。2023年,中國工業軟件市場規模約241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3%。
“目前,國產工業軟件在管理型等細分領域迎頭而上,取得了快速發展,在通用型軟件特別是CAD、CAE等方面與國外軟件還有較大差距。”北京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服務聯盟副理事長、北京蘭光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朱鐸先表示,工業軟件的發展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從政策扶持、資金支持、人才培育、場景應用等多方面協同發力,加快幾何建模、約束求解等核心技術上取得突破。
中國工程院院士桂衛華表示,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為新型工業化提供了強勁動力,為工業軟件的發展迭代提供了廣泛空間,尤其是人工智能大模型以其強大的學習和推理能力在眾多領域展現出卓越的性能和潛力。
對于國產工業軟件應用推廣難的問題,安世亞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田鋒表示可以從形成全鏈路的產品布局和商業模式創新上發力,他建議圍繞產業集群開發設計覆蓋全產業鏈的工業軟件,方便產業鏈上各環節企業應用,有效提高產品競爭力,同時在企業應用過程中提供相應的培訓與技術支持,并通過云計算技術將這些軟件和服務在產業集群內共享。
大會發布了工業軟件十大高價值應用場景,并舉行了賽迪湖南先進制造業創新中心揭牌儀式。該中心將致力于打造立足株洲、面向湖南、輻射中部地區和長江經濟帶的“先進制造業創新第一區”,為先進制造業發展提供共性、關鍵、重大技術的專業服務。
近年來,湖南株洲堅持將推進工業軟件創新發展作為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著力點,充分發揮工業門類齊全、應用場景豐富的突出優勢,從2020年至今已連續五年舉辦工業軟件創新發展大會,建成了湖南首個工業軟件園,吸引了華為、華院計算、上海寶信等國內21家重點企業成功落戶,入選國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推動工業軟件“無中生有”實現“跨越發展”,探索打造工業軟件創新引領區、應用示范區、產業集聚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