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文化觀察,一縷書香何以脈衍千年?

  湖州11月15日電(胡豐盛 王潔涵 李政)擷一抹書香,傳千年文化。

  自古以來,曝書、曬書便是保護古籍最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中國古籍《齊民要術》有言:“五月濕熱,蠹蟲將生,書經夏不舒展者,必生蟲也。”曬書傳統延續至今,早已突破最初“晾曬書籍”的范疇,承載著分享、展示、推廣古籍等功能。

  11月14日至15日,浙江湖州南潯舉辦“書藏有象智化無窮”2024年中華傳統曬書大會城市主場活動,通過成果發布、展覽展示、互動體驗活動等,講述古今藏書護書與知識傳播故事,展示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

“書藏有象 智化無窮”2024年中華傳統曬書大會城市主場活動 主辦方供圖 市民參與文化交流活動。沈勇強 攝

  地處蘇杭之間,湖州作為人文薈萃之地和典籍聚散中心,藏書文化源遠流長。一縷書香,何以在湖州脈衍千年?

  “湖州是江南藏書最為繁富的地區之一,涌現出大大小小百余位藏書家。”湖州市圖書館相關負責人介紹,自有史籍記載的南朝沈約開啟浙江圖書收聚之先聲,至南宋迎來湖州藏書甲天下之局,湖州藏書文化薪火相傳歷經1500余年,被國學大師王國維盛譽為“藏書之鄉”。

  “萬卷琳瑯嘉業堂,鷓鴣溪上小蓮莊。”走進南潯古鎮著名的私家藏書樓——嘉業藏書樓,游客往來不絕。這里因清遜帝溥儀所贈“欽若嘉業”九龍金匾而得名,藏書樓規模宏大,其全盛時期精心保存古籍達20萬冊、60萬卷,是中國近代規模最大、藏書最豐的私家藏書樓。

  豐富圖書資源、打造閱讀新空間、創新讀書活動……在有識之士看來,湖州藏書文化的魅力,不僅在于歷史的深厚積淀,更在于當下的時代價值。

  近年來,湖州探索藏書文化與現代社會的融合之道。通過聯動該市各區縣公共圖書館共同發布“十一月曬書月系列閱讀活動”,“書蘊風雅樓育文韻”藏書文化微書展、“嘉業百年·帳篷讀書會”等藏書主題系列閱讀活動,讓藏書、曬書文化為大眾熟知。

  處處有書伴,時時聞書香。為了讓閱讀真正融入百姓日常生活,湖州不斷延伸服務陣地,建成城市書房77家,分館、愛書吧95家,嵌入式、小而美的圖書流通點850余個。“孩子們的流動圖書車”入駐16所學校,47家文旅驛站、772個“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分布在湖州的各個區域,公共閱讀空間遍地開花。

  如何讓收藏量豐富的古籍文獻更好地“活”起來?讓藏書不再束之高閣,讀者在指尖就能共享“典籍里的中國”?自2021年起,湖州陸續實施了湖州地方志細顆粒度建設、古籍善本數字化等智慧圖書館建設等項目,對典藏文獻進行搶救性數字化再生。數字化加工技術,讓古籍的文化價值充分釋放,那些藏在古籍里的文字通過數字化方式延續蓬勃生機。

位于湖州月河街道月河社區的千甓亭。主辦方供圖

  另一方面,承載著詩畫江南歷史底蘊的私家藏書樓正向公共圖書館轉變,成為愛書人慕名前來打卡的文化地標。位于湖州月河街道月河社區的千甓亭,是清代著名藏書家陸心源的舊居。其院內原有的皕宋樓,曾被稱為清末四大藏書樓之一。如今,這座昔日的百年藏書私宅,已成了對市民免費開放的城市書房。“有了書香的浸潤,文物建筑再度煥發生機,也激活了湖州的文化記憶。”居民沈婷婷已習慣帶著孩子在這里一起度過周末的閱讀時光。在她看來,千甓亭城市書房是文物活化利用的探索,更是千年古城書香文脈的傳承。

  今年,湖州還發布了首批城市書香Cityride路線,書樓尋夢·騎行湖城、湖絲尋脈·騎行吳興、文史尋珍·騎行南潯等6條主題騎行線路,串聯起湖州千甓亭城市書房、南潯嘉業堂藏書樓等36個書香文旅新空間,吸引市民游客通過騎行運動走近古籍經典,為湖州藏書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注入新活力。(完)

? 版權聲明
評論 搶沙發
加載中~
每日一言
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