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11月15日電 ( 索有為)深港綠色能源供應鏈交流會15日在深圳舉行,國際海事行業價值鏈上的多方人士共議海事活動脫碳的路徑,推動深圳香港和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乃至更廣闊區域的海事活動向更加環保的方向發展。
香港航商總會主席趙式慶(左)和必維船級社策略、并購與高級服務總監在交流會上發言。 彭程攝與會專家分別圍繞海事活動脫碳的兩大核心議題——“應對替代性燃料挑戰”與“解鎖電氣化潛力”展開深入討論。這兩場研討會分別由香港科技大學環境及可持續發展學部環境研究所首席發展顧問陸恭蕙教授、香港特區政府環境及生態局前首席助理秘書長(空氣質素政策)梁啟明博士主持。
香港特區政府環境及生態局前首席助理秘書長 (空氣質素政策) 梁啟明博士主持電氣化分組會議。彭程攝會議探討了支持綠色電力作為現代海事運營動力源所需的關鍵技術與生態系統構建,詳細分析了中國綠色甲醇等替代燃料的供需現狀與發展趨勢。在此基礎上,與會者共同制定了提供綠色燃料加注與出口服務的詳細路線圖,以推動相關服務的快速落地與持續優化,為海事行業的綠色轉型提供堅實支撐。
香港科技大學環境及可持續發展學部環境研究所首席發展顧問陸恭蕙教授闡述海事航運政策現況。彭程攝香港航商總會主席、華光海運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長趙式慶表示,海事脫碳的觀點和政策必須緊密貼合中國清潔燃料供應變革的現實狀況與巨大潛力,同時也要充分認識到中國在推動港口及近海航運電氣化方面所具備的技術實力與創新優勢。此外,香港在綠色能源市場,尤其是綠色能源供應領域,蘊藏著無限的發展機遇。
趙式慶稱,跨領域的合作對于加速海事行業的脫碳轉型進程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同時也對海洋環境的長期保護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香港的海事企業藉此能夠更全面地把握綠色能源領域的最新技術進展和發展潮流,業界將有機會探索如何將這些前沿技術融入自身的運營實踐,以降低碳排放量,減輕對海洋環境的負面影響。此外,兩場研討會還搭建了交流與合作平臺,使香港的海事企業能夠與國內外同行建立緊密聯系,共同探索全球海事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之道,攜手推進整個行業的綠色轉型。
必維船級社策略、并購與高級服務總監 Subajan Sivandran表示,中國當前的發展態勢正深刻影響著海事行業脫碳的雄心壯志。推動大灣區海事生態系統的脫碳進程與智慧港口建設,同時確立香港作為綠色航運中心的地位,并輔以有力的政策導向和基礎設施投資承諾,將對實現國際海事組織(IMO)2050年溫室氣體減排目標作出重大貢獻。這一系列舉措將助力全球航運業加速邁向凈零排放的未來,并探索出切實可行的減排路徑與模式。
交流會得到深圳市鹽田區政府、香港船東會、華光海運有限公司及深圳赤道基金的支持,由香港航商總會聯手必維(BV)船級社共同舉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