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11月22日電 (記者 李韻涵)記者22日從2024年度鄱陽湖區越冬候鳥和濕地保護工作會上獲悉,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已進入候鳥越冬高峰期。
鄱陽湖是國際重點濕地,也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上最重點的候鳥越冬地之一,全球95%以上的白鶴、80%以上的東方白鸛、70%以上的白枕鶴在鄱陽湖保護區內越冬。
“越冬候鳥和濕地保護工作到了最關鍵的時候。”江西省林業局副局長劉賓表示,要提升科研監測能力,在應對鄱陽湖持續干旱問題上,更需要科研力量的參與和指導。各地要主動聯合科研院校,在湖區開展生態修復科研項目,針對沉水植被恢復、水位精準管理、疫源疫病防控等領域開展科學研究,產出可復制、可推廣的研究成果,解決實際問題。
據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徐志文介紹,面對鄱陽湖持續低枯水位,江西各地通過開展閘口和圩堤修復、實施碟形湖微地形地貌改造、生態保水補水、老化苔草刈割、沉水植被人工繁育、建設候鳥應急食源地等措施,有效提升了濕地生態系統應對極端氣候的抗壓能力和候鳥承載力。
此外,該工作會通報了去冬以來鄱陽湖區越冬候鳥和濕地保護工作情況,部署了今冬明春的保護工作重點和具體要求,對去冬今春濕地候鳥保護工作中受到表揚的基層集體、民間組織和個人進行了頒獎。(完)
?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