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種非遺技藝亮相廣西桂林 展示非遺魅力

  桂林11月9日電 題:多種非遺技藝亮相廣西桂林 展示非遺魅力

  作者 蔣豐慧 涂麗莎

  “參加活動增加了‘靖西繡娘’勞務品牌的宣傳,而且這里有院校學生參加活動,能讓他們看見我們的產品,讓繡球商品‘擴圈’。”近日,靖西壯族繡球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王秀芬在廣西桂林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11月7日至11日,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三屆職業技能大賽和2024年海內外高端人才創新創業成果交流活動在廣西桂林市舉行。作為活動內容之一的非遺技能技藝和勞務品牌交流活動(以下簡稱“活動”),于11月8日至9日在桂林國際會展中心開展。

11月8日,非遺技能技藝和勞務品牌交流活動在桂林國際會展中心精彩登場,游客在欣賞靖西繡球。蔣豐慧 攝

  活動現場,設置了集中展示區、展演區、美食區和洽談區,游客在非遺美食制作品鑒區“泡一壺六堡、打一鍋油茶、嗦一碗米粉”后,便能到非遺技藝展示區觀看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現場表演繡球、油紙傘、布貼等制作過程,大飽口福和眼福。

  走進非遺技藝展示區,“靖西繡娘”勞務品牌的攤位前,懸掛著顏色各異的精美繡球,隨著微風晃動,吸引游客駐足欣賞。據了解,靖西壯族繡球制作技藝已被列入廣西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王秀芬作為靖西市繡蘊坊繡球文化有限公司的總工藝師,致力于讓靖西繡球符合年輕人的審美,拓寬銷售市場,并在這次活動中帶來了具有創新理念的作品。

  “我們不僅將國際流行的莫蘭迪色系、多巴胺色系融入繡球制作,還對圖案進行創新,滿足顧客的定制需求。”王秀芬說。

11月8日,游客試戴參考非遺貼布畫表現手法、具有中國傳統元素的國潮店商品。蔣豐慧 攝

  在國潮店的攤位上,擺滿了參考非遺貼布畫表現手法且具有中國傳統元素的背包、帽子等產品,夸張大膽的設計充滿時尚感,讓游客愛不釋手并試戴拍照。

  “我們希望以新的方式將傳統文化傳承下去,便將藤縣醒獅、中國龍等傳統元素作為設計理念,運用在我們制作的手套、帽子、圍巾、包包等產品上,很受消費者青睞。”桂林蔚然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經理何繼良說。

  他表示,自公司2007年創建“芽小七”品牌制作國潮商品以來,一直采取線上銷售模式,作為首次參加本次活動的公司,何繼良期望能夠借助此次機會拓展線下銷售渠道。

  據悉,近年來,廣西高度重視非遺技藝傳承和勞務品牌技能的培育和發展,通過引導挖掘、創業帶動、技能開發等方式,不斷推進非遺技能技藝和勞務品牌提檔升級。(完)

? 版權聲明
評論 搶沙發
加載中~
每日一言
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